2017年11月的最后一天,第三方數據平臺阿拉丁統計舉辦了首屆小程序峰會,到場的嘉賓有千萬級小程序的締造者,也仍然有小程序的觀望者。
臺上燈光聚集,臺下人聲鼎沸,半年前對微信小程序冷淡又充滿困惑的人們,有人代表了他們坐在了會場,討論小程序爆款的產生。聚集在這場峰會的2000名開發者,估計都已經是看到了小程序紅利的人。
誰知道半年前,阿拉丁創始人史文祿跟人聊起小程序,對面的人還經常不以為然,而現在已經不是開發者上門找投資的創業故事了,小程序開發者地位一再攀升,從求人無路變成了投資者的必選項。
微信生態下的小程序,成為了流量撈取的必爭之地。
在大佬們也向小程序靠攏時,另一股力量也在悄悄崛起。他們是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。
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汪華對小程序的紅利有這樣一番解釋:
“移動互聯網已經經歷了兩波紅利,第一批是一二線城市的3億核心網民,能熟練使用PC互聯網和支付寶、QQ,他們造就了小米、美圖、今日頭條、知乎這類公司;第二批出現在2013年伴隨著互聯網的下沉,蔓延到三四線城市,這批網民造就了OPPO、VIVO、快手、映客、斗魚;第三波人口紅利就出現在2015年、2016年,他們可能只有一部智能手機,并不掌握在線支付的能力,但感謝微信做通訊、信息交流和閱讀,這批人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從每天幾分鐘變成了幾小時。
對這5至6億人口來說,電商、社交、內容、媒體、娛樂、教育、醫療等領域的創業還是一片處女地,它們有機會誕生在小程序這樣的平臺上。”
借用汪華的話來說,小程序這樣的平臺就是創業者的機會,換個角度來說,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為創業者提供了其中之一的可能。
對于創業者來說,微信小程序的加盟,就是當下最有利的選擇。本身開發難度決定了成本絕對低于App,再加上微信流量紅利的誘惑,創業者們的時機來的剛剛好。
對于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來說,能走多遠不是最重要的問題,最重要的應該是走的過程中是不是能有更大的機會。小程序的需求會一直在,這就意味著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的機會一直在。但是所有的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,都必須要思考的是,當締造者本身,也就是微信也決定親自上場時,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是不是能保衛好自己的絕對優勢—產品與服務。